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>新闻中心>>院部动态>>正文
院部动态
【教育援边帮扶】我校中小学古诗“三读”教学研讨会在凭祥市成功举办
来源: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:李丽玲 摄影:黄丽莹 审核:王波平 签发:周淼泉 发布时间:2024-12-17 浏览次数:

12月13日至14日,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援边帮扶项目中小学古诗“三读”(乐读阅读悦读)教学研讨会在凭祥市凭祥镇中心小学举行。本次研讨会聚焦边塞诗教学,旨在感悟名篇魅力,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进一步促进教育援边帮扶项目高质量发展。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160余位教师参加会议。凭祥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向前致辞,鼓励教师要学以致用,弘扬教育家精神,做最美边疆教师,为提升边关教育教学质量作贡献。

研讨会围绕“三读”(乐读阅读悦读)宗旨,聚焦边塞诗主题,先后开展了古诗展示课、评课议课以及专题讲座等12场研讨活动。会议主题鲜明,活动丰富,亮点纷呈。主题教学环节,师生共同演绎边塞诗情,生动展现了边塞诗的爱国主题与民族精神。“乐读”以体味语言美,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副主任赵志祥老师现场吟诵《凉州词》,声调抑扬顿挫,豪迈与悲凉兼具,诗韵悠长;戴桂英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《塞下曲》,在品词析句间想象金戈铁马画面。“阅读”以体会意象美,焦鹏程老师深入解读《从军行》,引导生深入理解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豪迈情感与崇高精神。“悦读”以体悟情感美,师范生李欣欣、黄俊甜展示《示儿》《长相思》,聚焦诗眼体会诗境,采取跨学科综合学习,从而积淀学生古诗情韵和文化底蕴。专家讲座,丰富古诗理论和教诗经验。广西古代文学学会会长、南宁师范大学张震英教授主讲《诗美的极致》,从诗歌美学视野,深入剖析了边塞诗的美学内涵,丰富教师对边塞诗艺术价值的认识。教育部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、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佑军主讲《古典诗词教什么》,从教育实践的角度,探讨了古典诗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。

边塞诗是古典诗歌的重要流派,以描绘边疆风光、表达爱国情怀为主题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。近年来,国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重视,边塞诗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秉持“师范性、民族性、边疆性”办学理念,作为边疆地区高等院校积极肩负起稳边、固边、兴边、富边使命与责任,大力开展教育援边帮扶工作,促进边境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。在此基础上,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王波平教授探索中小学古诗“三读”教学模式,传承“言象意”理论,以乐读阅读悦读为教学策略,达成语言感知、形象感悟和审美感兴教学目标,为边境学校开展古诗教学提供有益指导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、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黄健毅教授表示:“此次边塞诗主题教研活动,既是落实教育援边帮扶工作的实际行动,也是助力边疆教育发展的具体举措,更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准的良好契机。在边境学校、边关地区加强边塞诗的学习和传承,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为边疆地区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”

研讨会现场



 
上一篇文章:艺术学院召开师范专业认证培训会
下一篇文章: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教授应邀到我校为师生作专题讲座

Copyright ©201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电话:0771-7870769 传真:0771-7870799 邮编:532200

招生电话:0771-7870718/7870709  校内报警:0771-7870536 校内急救:0771-7870532  地址: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佛子路23号

前置审核编号:桂JS201301-013  桂JS201506-005  备案号:桂ICP备11003239号-3 桂ICP备11003239号-5